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定于2025年9月1日(星期一)下午3时,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二场记者见面会,华侨华人代表介绍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及其对抗战的贡献等方面情况,以下为文字实录:
摄影:中国网 郑亮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想请杨博耀先生介绍一下南侨机工纪念公园和纪念馆的筹建过程,以及未来如何与社会公众进行互动呢?另外还想请问您,纪念公园和纪念馆的建成有什么重要意义吗?谢谢。
马来西亚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 杨博耀:
谢谢。每一年机工博物馆都会举办南侨机工碑以及二战人民蒙难总碑的功绩活动,我们觉得这个纪念碑有点单调,就激发了我们如何提升整个纪念碑的想法。纪念是一个历史,我们要保存原来的文献,所以我们就作了几个拜访交流以及学习的活动。我们从马来西亚到昆明,也重走了滇缅公路这段路,包括我们到南洋华侨交流会跟他们交流,感觉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们是否能够把滇缅公路的一些状况、路型放在南侨机工纪念公园里。第二,我们用夯土式的方式建了长墙,在长墙上,我们刻上3200多位南侨机工的名字。我们跟南侨机工博物馆员工交流的时候,他给了我们几个提示,第一是数字比较容易记,3200就代表了3200位机工,1146就是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我们把这些概念都展现在目前的南侨机工公园,再加上我们也把陈嘉庚老先生的塑像放在纪念公园里面,我们在公祭的时候,最起码可以有1000人在那个地方活动。再加上我们必须把一些故事讲出来,就把南侨机工的缘起分五个展区,这是老建筑物,我们只能够在内部做一点小装修。我们的展区有视听区、我们如何走滇缅公路的阶段,复原陈嘉庚老先生号召机工,把这段稍微简单地说了出来。我们也收集了大概800多位南侨机工的照片。在今年8月14日的时候,我们做了开幕仪式,碰巧当天下了一场大雨,我们邀请了几位领导,马来西亚的交通部部长陆兆福说了一句话,他说,区区这点雨,我们怎么能够撑伞,我们必须要在南侨机工碑前不拘这些小雨点,也必须对先贤、对南侨机工致最高的敬意。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连我们的部长都对我们的工作作了肯定。谢谢。
大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