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整体来看,脱口秀演员的处境其实并不轻松。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不仅直接影响节目中能否获得高票,还关系到播出后观众的评价和反馈。
今年的脱口秀舞台上,不少选手围绕自身职业经历展开表演。例如,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中,清华毕业的新人教师敦儿以新手教师的身份讲述了一段脱口秀,虽然内容引发争议,却仅获得了149票的成绩。她所讲述的内容在节目外引发了不少观众的不满,有人认为她抹黑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其实,今年有不少选手选择了类似的职业题材:喜单节目里除了敦儿,还有空姐嘻哈;脱友节目中则有消防员二哥、法务孙嘻、女警火锅和滑雪教练邱月。虽然他们的表现褒贬不一,但真正引起强烈争议和反感的,只有敦儿的教师段子。归根结底,问题出在选题和内容取舍上。
展开剩余79%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比较难引起观众共鸣。正如郭麒麟在点评时所言,敦儿在舞台上扮演了观众心中的“对立面”。更关键的是,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身份中最不讨喜的部分来表达。
让我们稍作分析,看看敦儿这段基于新手教师身份的脱口秀都有哪些内容令同行、家长甚至学生产生反感:
她讲了给学生“下马威”的桥段——一进教室,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直到学生掉了张纸,她才冷冷地说了四个字:“下不为例。”这虽然符合老师的威严形象,但对学生掉一张纸的小事如此严厉,显得有些无理取闹,吓唬学生的做法让人觉得不近人情。
她提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很多知识点,我比你们早一天知道”,“经验丰富的老师怕讲不完,我怕讲太快”,更吐槽“最讨厌预习的学生”,说学生不该问下一个单元的问题。虽然新老师知识不够充足是事实,但这种带着骄傲口吻的表达,尤其是“讨厌预习的孩子”,让人不禁觉得矛盾且不妥。
她还自曝双标行为——不允许学生带奶茶进教室,却自己每天把奶茶装进保温杯,上课时还喝着珍珠奶茶。
从喜剧创作的角度看,敦儿的表现手法本身没错,甚至有一定幽默感。但问题是她的职业身份——老师,这让观众很难将舞台形象与现实分开看待。谁会喜欢有这样一个“敲打学生无理取闹”的老师?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遇到这样一个严苛且带有偏见的教师?
反观其他职业题材的选手表现则更为得体。比如,嘻哈是一名前空姐,她的脱口秀聚焦于空姐职业中的现实困难:要迅速响应,穿着短裙丝袜在高空作业,丝袜反而在危险时更容易受伤。她甚至模仿空姐的航班播报,既幽默又具现实感,为空姐群体赢得理解和尊重,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如果她只谈空姐的优雅或利用职业接触有钱人的刻板印象,恐怕效果就不会这么理想。
脱友节目里的滑雪教练邱月,用地狱笑话吐槽公司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滑雪政策,而非自嘲教学不好,让吐槽有了合理的目标。消防员二哥则用自己的新手经历讲述了首次出警时的紧张与恐惧,面对火灾他一边自我鼓励,一边展现出勇敢冲进浓烟营救“假人模特”的故事,尽管有些乌龙,但充分塑造了英勇形象。
法务孙嘻则分享了自己讨债经历,强调自己手段保守,专业又有分寸。虽然她没拿到高票,但观众并没有对她塑造的人物产生反感。
诚然,脱口秀是一个允许选手自由表达的平台,只要合法合规,任何话题都可以谈。但如果想赢得观众共鸣,想在舞台上走得更远,选题内容和表达方式就至关重要。
从敦儿在talk环节和社交媒体上的表现看,她其实是个负责任且有趣的老师,但观众并不会去关注舞台之外的事实,他们讨厌的是她在脱口秀中呈现出的那个不负责任、不讨喜的教师形象。
尤其是在当前教师与家长关系日益敏感的社会环境下,教师们非常害怕这种带有负面刻板印象的玩笑被当真,进一步加重了本就不易的职业压力。
总而言之,脱口秀演员选题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了节目效果和观众反馈。讲职业经历固然是一条好路,但选手要懂得如何挑选合适的角度,怎样平衡幽默与尊重,才能真正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发布于:福建省大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